蜗牛 发表于 2022-03-30 19:49:36

只生欢喜不生愁

只生欢喜不生愁

https://reader-statics.duzhe.com/d5eee4c5-06ac-4e32-8d81-d8af901e6c2a.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686插画 〔挪威〕莉萨·埃伊萨托“只生欢喜不生愁”的境界,对追求者来说,确非易事,而“几多欢喜几多愁”大约是常态——如何面对生出来的忧愁,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威尔逊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说,在现代社会,人往往有多重身份,时刻不停地变换角色,在转换中如有明显偏差,别人就会认为这是能力不足和靠不住的表现。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真正的自我难以准确界定,自我认同的危机感,是现代人产生抑郁的主因。法国著名女作家萨冈写过一本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由于这部小说,风情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萨冈式微笑”。萨冈为一种搅动她情绪的温柔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和忧愁优雅地握手,倒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能与欢乐拥抱,与忧愁握手,距离“只生欢喜不生愁”还会远吗?丰子恺有个“人生三层楼”的说法:第一层是物质生活,是愁多欢少;第二层是精神生活,主要指学术文艺,这一层是欢多愁少;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便是“只生欢喜不生愁”的境界了。欢喜与忧愁都是人生的波澜,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如果人生就是一条小溪,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地势,都会奔涌不息,一路前行。
文章来源:文摘




黑化 发表于 2022-03-30 19:49:57

@林肯@分寸 @萌弟 @晴枫   看看                  
https://tk.fgtk.net/imgs/2021/08/60f9c139c1a9241a.gif

黑化 发表于 2022-03-30 19:50:08

只生欢喜不生愁                  

薄荷 发表于 2022-03-30 19:50:22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
@吴下阿蒙 @雨女无瓜 @叙旧

梦想天堂 发表于 2022-03-30 19:50:37

支持一下了…………

薄荷 发表于 2022-03-30 19:50:47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

我真的没有钱丶 发表于 2022-03-30 19:51:03

看看            

薄荷 发表于 2022-03-30 19:51:04




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
:loveliness:

我真的没有钱丶 发表于 2022-03-30 19:51:14

支持一下            

我真的没有钱丶 发表于 2022-03-30 19:51:25

再支持一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只生欢喜不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