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千 发表于 2023-07-22 08:16:27

科学思维-----别在数量级上犯错误

在数量级的估算上出错,听着好像是做错了数学题,其实这是一个我们观察事物方法上的失误。

尤其是在评论一个新东西,或者新现象,它是95分还是60分,还是15分差到没边呢?或者是这个东西对身体有没有害处呢?

我们都需要正确的评价,需要正确把握数量级。

数字的数量级

有个很古老的传说,那时候象棋刚刚发明出来,阿拉伯的一个国王一下就迷上了,觉得应该重奖发明这个游戏的人,结果发明者来了,他让人家提要求,人家说棋盘上第一个格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这样类推下去,最后一个格也放满,最后把这些麦粒奖给他,国王欣然同意,觉得这个人很厚道,不漫天要价,结果按照这个规律装麦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全国粮仓里的麦子也不够用。

比较有意思的是,象棋是自从公元三世纪就出现在印度了,后来其中的兵种和走法一直在不断变化,比如最早只有步兵,骑兵,大象。

诞生之后经过300年左右传到了阿拉伯,规则里新添了战车和大臣,这也就是刚刚故事里的那个数麦粒的年代。

大约在公元900年,又从阿拉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意大利,增加了皇后和主教,在1600年以后又增加了王车易位的规则,之后的象棋就和今天我们下的国际象棋,不论从兵种还是规则上就几乎一模一样了。

虽然象棋一直变化不断,但象兵和8×8格子的棋盘是一直没变过的。那个阿拉伯国王,他想不到仅仅第64格需要装的麦粒就够把地球陆地表面铺满。

这就是典型的数量级上的错误。

尺寸的数量级

珠穆朗玛峰约8844.43米,马里亚纳海沟约10898 米,最高最低的两个地点,落差快20公里了。所以人们容易觉得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但这种凹凸不平的程度是多少?

咱们可以算算,地球直径是12800公里,珠穆朗玛峰这个最高点比海平面高8.8公里。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个篮球,珠穆朗玛峰相当于篮球上的什么呢?

篮球分室内和室外的,室外的因为地面是水泥的所以磨损大,表面就是大颗粒感的胶粒。但这个胶粒实在太大了。

室内篮球,比如正经的比赛用球,斯伯丁的,它表面有很细密的小颗粒,每个高度大约0.2毫米,是为了增大手和球的摩擦力。

篮球表面的小颗粒

这0.2毫米大约就是珠穆朗玛峰对比地球的高度。

只不过如果把地球想象成篮球,在这个篮球上只有几个颗粒是0.2毫米的,其它的比0.2毫米都要薄。

所以地球上山脉海沟造成的凹凸的程度,是远比不上一个正经比赛规格的篮球上的那些胶粒的,我估计有不少人都没想到原来地球表面是这么光滑。

那为什么会犯数量级上的错误呢?

大都是因为只留意到那些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或者是观察得太浅显了。

比如当我们问到拥有珠穆朗玛峰的地球有多平坦的时候,我们更多想到的不是地球的尺寸,而是那些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刺激,更明显的那些高不可测的山峰的样子。

还有那个国王,他被要求每个格递增式地奖赏麦粒时,他体验更直接的是前几个格里,几粒,几百粒那些不起眼的谷物残渣。

所以凡是涉及到要下判断和作评论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就下意识地去考虑这个东西在完整的图景里是什么尺寸,就能避免在数量级上犯错。

危害的数量级

我们举几个常见的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感觉腹部难受,持续好几天都没缓解,去医院大夫就会建议你拍个 X 光,可是有人就会担心 X 光辐射致癌,这就是在危害的数量级上犯了错误。

但如果你只是单一的看 X 光有害无害,当然有害,否则就不会让人避免照 X 光了,也不会让那些工作人员穿上铅服了。

但这个 X 光的害处,和那位病人腹部的症状不明,就这么拖着不去治疗比起来,风险要小多了。

不明的腹痛,有慢性炎症、结石、心脏病、梗塞、穿孔、肿瘤、疝气,这些要发作起来每个都可能要命,所以医学影像就算有害,对死亡的贡献率也比前面那些小好几个数量级。

还有手机的电磁信号,有人说这个辐射有害。

那它有害没有呢?

这还真说不准,说不准,那就是有可能呗!所以它就是有害,但这个问题真的不能这么想。

因为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就是1瓦这个数量级,之前咱们也说过,阳光的辐射功率每平米是几百瓦这个数量级。

所以如果你很担心手机辐射的话,首先要躲开一切阳光,然后你再谈怎么降低手机的辐射危害,因为阳光比手机辐射的危害多几百倍,这就是两个数量级。

用户的数量级

还有一些事情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看待:

比如共享单车这个东西,如果从收入支出的情况看,那真是不明白它怎么实现盈利,怎么算怎么赔。

但如果我们从用户的数量级看,ofo 和摩拜的注册用户都超过1亿了,而且今后两家很可能像当年滴滴和快的那样合并,用户数就更多了。

可以说,这两家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生活在城市核心区的,还能骑得动单车的所有人。

只要我们能认识到有几亿的用户已经归拢到一个平台上这个事实,那即便我们不知道他们之后怎么赢利,怎么变现,甚至也许共享单车的运营者也还没决定怎么变现,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机会。

虽然是机会不一定能赚钱,是机会也不一定能推动社会发展,但起码它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它没有成熟之前,我们静观其变就够了,最终我们也许从中受益,最终我们也许从中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

我们再来看那些评价共享单车的内容,如果完全忽略了它上亿数量级用户的影响力,而去聊其它内容,最终还要试图给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作预测的话,这类内容就不值得花费咱们的宝贵时间去阅读了。

因为他没有从数量级的思考方式入手,而是更多的从公交站的拥堵,车座下的二维码被换了,多少车被扔到河里了,就这种更加切身的浅层的个人感受来入手。

同理,中国有不少规定和政策出台,虽然初看各种不合理,有各种可以优化的地方,但我们始终要提醒自己,如果这是一个施加在几亿人身上的规定,不论是单独拎出来看它是否合理,其实它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超过区域性措施了。

每一个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的人,都会发出平生最大的感叹,这一点不稀奇。

但如果我们评论的是整个地球的光滑程度,还是要警惕那些最浅显最直接的感受遮住我们的判断力。

这种思考方式尤其值得推荐给那些制定规则的人。



尋秦 发表于 2023-07-22 08:19:25

科学思维                  

梦想天堂 发表于 2023-07-22 08:19:29

帮顶一下了……………

沉醉花酒 发表于 2023-07-22 08:20:58

看看                              

老可 发表于 2023-07-22 08:20:59

好   。。            

沐子李 发表于 2023-07-22 08:22:47

看看!                           

dbdd 发表于 2023-07-22 08:24:34

帮顶一下了……………

依然仙爷 发表于 2023-07-22 08:24:54


                                              压力很大哟                           
                                                                              

浮盈 发表于 2023-07-22 08:25:18

看看吃个贡献      

啊勇 发表于 2023-07-22 08:25:57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点贡献奖励! 每人限 1 次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思维-----别在数量级上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