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千 发表于 2023-07-26 08:16:04

科学思维-----安全带能增加多少安全性?


这个问题一般会生出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那还用说,肯定很多啊。否则为什么各国都强制使用安全带?
第二种是,这个问题既然有人问,就一定有反常识的结果,那就往没增加安全性的方向上找素材。

其实这个问题的结果是,没法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必须具体指定是在什么时期内,还要清楚定义出什么叫做安全性才行,否则就涉及太多变量了。

那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应该怎么应对这样的问题。

首先是安全性,如果指的是交通事故中司机的死伤率,那在任何时期,安全带都大幅增加了安全性,而且离今天越近,对司机的保护性越好,因为安全带的设计也在改进,具体怎么改进,我们聊到历史的时候会说。

如果把安全性定义成交通事故中的参与者的死伤率,那安全带就不一定都大幅增加安全性了。

订阅薛兆丰老师的《北大经济学课》的同学应该看过《曼昆经济学》这本书,书里第七页就谈到了一个例子:

就是说安全带虽然降低了司机在车祸中的代价,但是也产生了副作用,就是司机会因为感到更安全而更加放肆地开车,所以车祸中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死伤率提升了。而且还给出了证据,就是萨姆·佩兹曼在1975年的一项研究,自从交通法规强制系安全带后,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减少了,但车祸次数却增加了,净结果是司机死亡数量没变,而行人死亡数增加了,所以总体是增加的。

于是得出结论,出于安全目的强制系安全带反而带来了相反的效果。

当然,想得出这样的结论也需要做相当多的工作,比如:

在统计周期里,汽车工业本来就在美国飞速发展,怎么能确定更多的行人死亡不是由于汽车总量暴增带来的呢?
司机更放肆地开车,真的就是由安全带的出现导致的吗?
那个时期,嬉皮文化的盛行,酒精和毒品的用量增加,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变大,也可能增加乱开车的行为。

但既然曼昆的经典教材历经几十年还依然保留了这段论述,所以大概率说,我们倒不用太怀疑佩兹曼这篇40多页的论文在这些方面的论证是有缺陷的。

除非我们是这方面的专家,凭它吃饭,否则最划算的做法就是认可这个结论,所以在刚刚的第二个对安全性的定义下,1975年时,安全带的出现并没有提升安全性。

那1975年之后呢?

我们来看一份2000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

安全带给非乘员带来的死亡影响

它统计了1983年到1999年以来的数据。其中虚线就是人车事故中,非驾驶员的死亡率变化。

尤其是上面的虚线更有参考价值,它的含义是每百万英里行驶下,安全带在人车事故中,给行人和非机动车造成的死亡率。中间虽然有小幅波动,但基本可以说安全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司机以外的路人的死亡率没有什么变化。但安全带对司机本人是大幅避免了死伤,所以这个问题如果放在80年代之后,答案是增加了安全性。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汽车也增加了其他设施,比如 ABS,EPS,气囊,报警,公路上也出现了更多探头,道路宽度也增加了,封闭道路也出现了,这些都是干扰因素。

因为这是斯坦福的研究,所以咱们应该相信,这些普通人都可以考虑到的疑点,他们在论文中都已经一一解决了,专业的研究者在这些方面会秒杀普通人的初级思考的。

其实如果把时间段落再往前推,变量还会再增加一个,那就是安全带本身,因为1955年第一批安装在福特汽车里的安全带,设计类似于飞机上的,两点式,勒在腰间,到了1959年才变成了现在的三点式,后来的安全带还带有自锁功能。

很可能之后还会变成其他形式,所以严格来说,如果把一九五几年的安全带也加入统计是不合适的,因为虽然名字都叫安全带,但因为设计差异很大,完全可以当作两种设施了。

如果再往前追溯,那就真的要到安全带从无到有的故事了。

安全带的历史

这个故事得由一个不信邪的博士讲起。

在1950年之前的所有教科书,凡是涉及到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都标着极限值是18G,重力加速度是1G,这个18G就是极限。

具体是从什么资料中得出的结果呢?

那时候也没人深究,甚至连飞机的设计规格都是参照这个18G做的。

但当时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年轻的医学博士约翰·斯塔普不信邪,他从二战的记录里发现了一些端倪,他发现有一些飞行员在战斗中确实已经飞出了超过18G的动作,也安然无恙。

所以他开始怀疑人类的极限没有这么低,可是他找不到志愿者,所以就用自己做实验,他制作了一个高速的滑轨车,在1951年,他在2周时间里完成了16次35G加速度的测试,超过了之前教科书的一倍,但是安然无恙,一下就证明了18G确实不是人体的极限。

但他还不甘心,在1954年又把滑轨车改用火箭助推器加速,在5秒内加速到1.3倍音速,然后用1.4秒完全停止,刹车的加速度达到了46.2G,而斯塔普还是活下来了,不过这次还真的到了极限,因为停下来这一下,让他的视网膜脱落了,眼球的毛细血管大面积破裂,肋骨断了几根,掉了几颗牙。

当时人们不能理解这些作死一样的实验到底能有什么价值。但你记得这是哪年吗?

是1954年。

而福特汽车第一次提供安全带的选配车是1955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福特公司看到了这一系列拼死的测试,就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原来驾驶员在车内假如遇到撞击的时候,只要有合理的保护,完全是有希望活下来的,而且不会造成永久伤害。

所以第二年就把安全带做到了汽车里。之后又过了十年,和安全带相关的法规和行业标准也都纷纷推出。

今日知识小结

这期我们要说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当你再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安全带是不是增加了安全性?你还会贸然回答吗?肯定不会,因为涉及的变量太多了,除非问问题的人把这个问题补充严密。

今后再听到有人用曼昆经济学的例子嘲笑你系安全带,你的思维还会被颠覆么?当然不会,即便你手头暂时没电脑可以查数据,你的思维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出于挂起的状态,并不会轻易相信或者轻易否决。

变量多的东西需要详实的查证才能下结论,否则不说比说要好得多。


梦想天堂 发表于 2023-07-26 08:19:25

帮顶一下了…………

白雪 发表于 2023-07-26 08:19:42

上课了

小豆. 发表于 2023-07-26 08:20:06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孤独帝 发表于 2023-07-26 08:22:48

科学思维-----安全带能增加多少安全性?

伐辰 发表于 2023-07-26 08:23:49

11111111111111111

桃花千诗 发表于 2023-07-26 08:25:32

看看吧!!!!!!!!

佐秋 发表于 2023-07-26 08:27:15

科普知识   看看                  

ogg778 发表于 2023-07-26 08:31:19

来看看了。

许谨言 发表于 2023-07-26 08:40:57

富贵风雨二十一载,感恩一路有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思维-----安全带能增加多少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