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集市 发表于 2023-07-27 06:39:53

做到这几点,孩子有出息

惊人的拿铁效应:长大后贫穷的孩子,跟父亲的三个习惯关系很大

看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对夫妻,每天外出时,都会喝一杯拿铁,多年未间断。

一个理财师,对夫妻的行为进行深度分析。

每天两杯拿铁,费用就是70元,三十年累积起来,是七十多万......

这些钱,可以买一套房子、一辆车了。

作家大卫·巴赫对此,进行点评:“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这就是有名的“拿铁效应”。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父亲都很有远见,而是把自己的陋习,一步一步传承给了孩子。

当我们埋怨家里的年轻人吃光用光,还透支的时候,更应该想到,如何做父亲。

以下三个习惯,见证了“拿铁效应”,父亲们要读懂,并且尽快改正。


01

“买买买”的习惯,对孩子有求必应。

网购流行起来之后,一些人就什么都往购物车里放,坐等活动开始,然后清空购物车。

花钱的方式改变了,但是赚钱的难度也增加了,家庭的收入不见得增加了。对比之下,家庭会因为购买太频繁,消耗经济能力。

孩子想买了,父亲都会答应。当孩子长大了,想买什么,父亲也会答应,因而花钱就很无序了,人的欲望也因此膨胀。


02

“扔扔扔”的习惯,对旧物不屑一顾。

家的空间就那么大,不可能把一切都存放在里面。

我们知道“断舍离”的思维,但是没有领悟其真谛。因而就变成了“扔东西”。

孩子的玩具,玩了几个月,上面脏脏的,也不再喜欢了,就随手扔掉。

孩子的学步车,等孩子能走路的时候,就变成了废品。

孩子的睡袋、衣服裤子等,虽然有九成新,但是存放在家,占地方,碍眼。

节俭,看起像抠门,其实是物尽其用,提升物体的价值,从而达到减少家庭开支的目标。

《尚书·武成》里写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对物品不珍惜,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家人。孩子在一旁模仿、思考。


03

“吃吃吃”的习惯,尽量让孩子吃好一点。

看过一个故事。

宋朝时,汴京有一富人家庭,孩子喜欢吃饺子,但是不要饺子皮,只要饺子馅。

富人家里,每天都有饺子皮剩下,然后倒入屋后的小河里。

附近寺院里的禅师见状,非常心疼,还把饺子皮捞起来,晒干,储存起来。

战乱时,富人变成了穷人,孩子和家人走散了。

孩子饥饿难耐,走进了寺院。

禅师拿给孩子一些饺子皮。

孩子说:“太好吃了,谢谢师傅。”

禅师说:“不要谢,这些东西,本来是你家的。”

孩子羞愧难当......

是不是你也像富人一样,对于孩子挑食的行为,尽量满足,而不是改变呢?

做饭都会考虑孩子的喜好,并且一家人都得顺着孩子的口味来。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挑剔,这样不能吃,那样不喜欢......花钱买吃的,不仅要精挑细选,还得挑出一部分不喜欢的东西。

把青菜挑到一边,山珍海味放眼前。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多半是父亲培养的。


04

太多的年轻人,经历了一个被“过于满足”的童年。

父爱如山,连连不断,却爱得过分了,滋养的不是心灵,而是陋习、惰性。

古人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每天一杯拿铁的习惯,需要改一改了。

过勤俭节约的生活,别管什么面子,给孩子一些吃苦的经历。

学会按需生活,而不是有求必应,每一样东西都用起来。

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心灵富起来,然后才去追求财富。

让孩子尽早独立,脱离父母的滋养,学会反哺家庭。

父亲的爱,更应该是一种力量。

做有远见的父亲,孩子才有幸福的未来。

888集市 发表于 2023-07-27 07:09:50

顶グッ!(๑•̀ㅂ•́)و✧

偶得桑 发表于 2023-07-27 07:50:59

可以的。。。。。。。。。。。。

888集市 发表于 2023-07-27 08:12:13

支持了d(ŐдŐ๑)

゛犀利 发表于 2023-07-27 08:22:19

不能溺爱。                  

小甜521 发表于 2023-07-27 08:41:03

看看了                        

888集市 发表于 2023-07-27 10:41:37

有道理                              

斌崽崽 发表于 2023-07-27 10:56:30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

888集市 发表于 2023-07-27 13:28:50

niubi                        

浩文 发表于 2023-07-27 13:29:50

来看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做到这几点,孩子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