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成年人还能增高吗?去高原要吃红景天吗?
成年人还能增高吗?有同学问,他自己的情况是25岁了,想通过科学方法增高5厘米,他说有一款 APP 里有健身增高教程,还有一部分是付费训练内容。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
成年后身高就定了,什么训练方法,什么药都不管用。
身高70%是由基因决定,剩下30%就是在骨骺(hóu)线完全闭合之前的营养、锻炼、睡眠,这些因素决定的。 对身高影响最大的骨头就是大腿和小腿骨的长度,只要它们的骨骺线闭合了,那就基本决定了身高。
骨骺线闭合是什么意思呢?
骨头典型的样子是两头膨大中段细直,膨大的部分叫做骨骺,中段部分叫做骨干。在成年之前骨干和骨骺之间有透明的软骨,软骨这里充满了干细胞,骨头就是从这里一点点长出来的。
膝关节的X光片
上图左边的就是骨骺线未闭合的情况,这样的腿骨还会继续增长,右边的就已经闭合了,软骨在接近成年的时候就不再产生了,这层包裹着骨骺的软骨会越来越薄,最后就逐渐消失。
而什么时候消失是由 DNA 决定的,从前中国人营养跟不上,发育到二十三四岁的情况也有。现在发育早,女生在16岁,男生在18岁后,骨骺线都会完全闭合。
所以成年后不可能增高 。
想要增高,就只能抓紧在这个时间点前,多跑多跳,这些活动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配合骨骼生长,就能长高个儿。还有就是注意多睡觉,睡觉时的生长激素分泌量也远高于清醒的时候。
所以市面上所有宣称增高的药物,训练方法全都是骗人的。
成年之后严格地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增高方法,那就是通过手术,通过截断大腿骨或者小腿骨的手术,然后配合植入骨头里的钢钉和拉伸的机械设备,让骨骼断裂处间隔几厘米到10厘米,虽然骨骺已经完全闭合,但是出现创伤后相关的基因还会重新打开,开始生长骨细胞,把中间的空档填上,这样带来5-10厘米的增高效果,但这种手术风险非常高,有可能终身下肢残疾。就算没有残疾,腿部负重能力也至少减去一半,下蹲,快跑都成问题,老年之后隐患还会更多。手术和恢复花费15万左右,大约需要1年时间,才能正常行走。
我可以理解,个子矮的人羡慕别人1.3米大长腿,但个子矮的人也可以把力量、爆发力、弹跳力、身材、肌肉这些都锻炼好,这些是可以后天锻炼得到的,加在一起,在外形上已经可以弥补比别人矮的几厘米的劣势。另外最关键的是大脑,这点不用多说,得到的用户都很重视。
问答02
为什么头疼的时候拍打一下或者用头撞墙会有所缓解呢?
这个道理和跑步,健身会上瘾有些类似,就是身体在承受压力,或者受到外伤的时候,脑部会分泌内啡肽类的物质,缓解疼痛。
具体来说:身体遇到伤害,第一反应就是痛觉,这是进化带给我们的优势,压力和外伤出现后,如果还不知不觉,比如说手放在火上烤感觉不到疼痛,或者被刀划伤了身体,感觉不到疼,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么发展下去,会导致整个手的功能丧失,或者失血过多,所以自然界里,这类生物即便出现过也早早被淘汰了,痛觉就是提示我们在危害出现的第一时间赶紧逃离,但同时痛觉的提示又不能太猛了。
比如,有一头鹿被狮子咬了一口,有幸逃脱了,接下来最好是能一直逃得远远的,可是如果被咬了一口,痛觉感受不断增加,结果疼到跑都跑不动了,甚至疼休克过去了,那就坏了,最终还是逃不了被吃掉的命运。所以生物也进化出另外一套机制,就是在出现痛觉后再把痛觉抑制住,让疼痛只起到提示作用,不起到折磨我们的作用。
以头疼为例:所有的头疼都是因为硬脑膜上的血管过度充盈,刺激了硬脑膜附近的神经导致的,不论是发烧的头疼,还是高原反应的头疼,或者用脑过度的头疼,都是这样。这种刺激实际是在提示我们不要继续从事当前活动,最好找个安稳的地方休息。
这时候如果你用更加剧烈的方式刺激头部,比如撞墙,或者用硬物压按头部,这种疼痛比单纯的头疼还强烈很多的时候,脑部分泌内啡肽的量会大幅增加,用来缓解撞墙带来的疼痛,顺带着也把本来的头疼缓解了大部分。
身体锻炼后的疲惫和肌肉酸痛也会让大脑分泌内啡肽来缓解,这种物质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受,久而久之就上瘾了。关于上瘾,我们会在之后仔细的说,尤其是说外源性的物质带来的愉悦感,俗话说那就是药物或者毒品的上瘾。
那么具体在头疼上,想缓解的话,撞墙虽然不太合适,但确实可以试试用硬物大力按压头部任何位置,力度控制在让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持续2-3分钟后就会感觉轻松很多,最好不要撞墙,因为这个力度不容易控制。
对于发烧感冒的头疼和轻度偏头疼,吃一些布洛芬也可以大幅缓解,这是安全的。
问答03
有同学计划十一放假去拉萨,问红景天这样的药可不可以吃,怎么才能避免高原反应?
简单回答:大陆市场里能买到的红景天非常非常多,至少八九十种,很难一概而论。大概率说,里面都偷加了西药的有效成分。像“增加了红细胞携氧能力”的说法都是缺少证据的,红景天这类药和很多缺少严格证据的药物一样,本都不应该上市。
比如香港旅游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政府机构,他们对去高原的游客有一系列建议,其中就谈到了红景天,是这样说的,红景天和高原安尽管被用于防御高原反应,但未有大型随机控制研究明确地论证它们在这一方面的功用,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对药品的制备和效果把控最严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从前内容里我介绍过大量内容。针对高原反应的有效药物是以下几种:
乙酰唑胺
硝苯地平
西地那非
地塞米松
这些药起到的作用大都是舒张血管,缓解症状,让你感觉不那么难受,或者通过增加排尿,减少一些肺水肿的风险。对药品熟悉的同学还会意识到西地那非是什么。
人们对预防高原反应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我得吃个什么药,增加我的血红蛋白数量,或者增加我血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或者通过什么其他方式增加我对氧气的利用率。
而实际情况是,每个人对氧气的利用率能到什么程度已经写在基因里了。就不存在什么药能增强我们对氧气的利用率。这种药跟长寿不老药一样,不存在。
决定会不会出现高原反应,完全是基因说了算的,与年龄、职业、身体素质都没什么关系。 有一系列的基因调控着身体对氧气的利用,其中2010年华大基因曾经在《Science》上发表过一个成果,找到了30个基因和高原反应相关,其中 EPSA1 是藏族人和汉族人最不一样的,携带这个基因的人,就没有高原反应。
比如有87%的藏族人拥有高海拔类型的 EPAS1 基因,汉族人里只有9%的人有这个类型。后来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 EPAS1 这个基因来源自十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这一支古人也是人类的祖先,大约是10万年前和尼安德特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只不过居住在很不一样的地方,丹尼索瓦人生活在高原的洞穴里,所以 EPAS1 基因对高原的适应性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关于这种智人还有尼安德特人等等人类祖先的来源,我还会在后面的课里仔细讲。
总之,在进入2700米海拔之后,会有50%-75%的人产生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实际就是因为环境缺氧导致的身体应激反应,身体各个部分都会尽量调控,尽其所能提供更多氧气,这时候肺部和心脏的压力就大了,这一系列紧急调控措施出现后,身体会感觉难受,绝大部分人是不需要吃任何药的,绝大部分人只是头疼、胸闷、恶心,少部分人适应不了,就会有肺水肿、脑水肿,这时候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吸氧,什么药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大部分人在氧气不够的时候,只能通过降低活动量来适应。进入高原准备好乙酰唑胺,布洛芬就可以了。我是强烈不推荐吃任何品牌的红景天。
看看 赞 科学 上课
支持 帮顶一下了………… 看看 支持支持支持
支持支持支持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