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羊皮卷里的微积分
1998年10月29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举行了一次拍卖会,这次主题就是科学家的手稿,有很多是重量级的古物品,比如居里夫人拿到博士学位的那篇论文的原作,还有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第一版。要知道这第一版在1859年发行的时候只印了1250册,一周之内就全都抢购一空,所以现在还能找到一本,还是非常珍贵的。除此之外,还有一本破旧不堪的小羊皮卷,还挺厚的,174页。它不是印刷品,是手抄件,破损挺严重的,四周全都烤焦了,没烤焦的地方也都发霉了,但是这个羊皮卷的起拍价是80万美元,比居里夫人的博士论文价格要高多了。
当时希腊政府已经派出文物部门去拍卖会,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羊皮卷买回来。不过,没想到美国有一个神秘的买家一直在不停地加价,这边出100万,那边出120万,结果最终让这位美国人加到了200万美元,希腊政府再也没钱了,最终被这个美国人买走了。
这本书里写的是什么呢?
其实如果要是翻开看,是一些祈祷的文字,比如阿门,什么上帝保佑谁呀,就是这些东西。而且这些还是用拉丁文写下的。
这本羊皮卷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是在1906年,丹麦的一个古物学者,叫海贝尔。他当时在土耳其考察,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教堂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厚厚的祷文,祷文这种东西参考价值不高,你想它都是套话呀。
但是,海贝尔翻开的时候,祷文写得不太清晰,因为在正文的底下,还模模糊糊地有一些其它的文字,这些文字虽然不太清晰,只是隐约可见,但是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曾经写过一些东西,后来用一些方法给它洗掉了,之后又重新写上了一些其他的文字才是这种效果。
海贝尔作为古物学者,对这种手法也是习以为常,因为在1000年前还没有纸质的印刷品(还没有这种技术)。那会儿重要的文字也都写在羊皮卷上,但羊皮卷非常昂贵,所以能节省就节省。像祷文这类文字,如果祈祷对象已经去世了,那么完全可以把墨水洗掉,然后重新再写上新的文字。
可是即便这样,海贝尔仍然对它非常重视,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它发现这些淡淡的,还没有完全洗净的文字符号,里面有很多数字,还有很多几何图形,这是他从没有在羊皮卷上看见过的情况。
于是,他就在图书馆借来放大镜仔仔细细地看,他对最显而易见的那些祷文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是为了把那些隐约可见的,没有洗干净的墨水文字抄下来。每天从图书馆一开门,一直抄到图书馆关门,复制了好几天的时间。后来他就跟图书馆商量,说能不能把这本书借给我,我带回国去慢慢地研究,结果人家图书馆是拒绝的。这种古物只能在图书馆里阅读,是不外借的。
海贝尔想,怎么办呢?
那就叫一个摄影师吧,你想1906年,摄影是非常贵,非常稀有的,所以他前面已经整理好,已经抄写出来的文字,就不再拍了。剩下还没有抄写的东西,每一页拍一张照片。之后,他带着自己抄写的稿子,还有这些照片就回国了,回国整理了很久的时间,把能看清的文字全都写出来再一看,这些隐约可见的没有洗干净的文字是希腊文,而且还是古希腊文,跟它表面上最清晰的拉丁文的祷文,一看就是相差的年头比较多。
阿基米德原著手抄本
这些古希腊文写的是什么呢?
其实海贝尔也不懂,因为他主要是一些数字,还有几何图形。
更关键的是,因为这本书边缘部分差不多都烧黑了,这肯定是在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保存中,有时候图书馆或者修道院经历过火灾,可是幸好它还是羊皮卷做的,如果要真是纸做的,估计早就烧没了。这本书每一页,凡是边缘部分的文字就都看不清了,海贝尔只能把居中的一些文字,可以见到的抄写出来。但是有很多文字是太模糊了,它最终只抄写了那些可见文字的大约2/3的部分。
但即便就是这2/3,海贝尔抄写之后也可以从中确认这个文字的身份,它是阿基米德关于数学方面的研究。至于研究的是什么,那大概只能确定是数学,或者跟几何相关的。具体是什么,海贝尔也不知道。
所以在1998年10月29号拍卖会上,这本羊皮卷的身份就是阿基米德原著的手抄本,所以它的价格才是最高的,才是那次拍卖会全场的主角。
还原被洗去的文字
要说还真得是有财富的人才配得上珍贵的东西,这本书从1998年被美国人买走之后,买家就把它借给了巴尔第摩沃斯特博物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小心翼翼地把装帧给拆开了,清除了上面所有的霉菌,但是菌斑没有办法,然后又交给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在那儿用不同波长的摄像设备进行检测,这次检测本希望能还原出更多的文字,但是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最终获得的结果,就是检测出表面上这层拉丁文跟下面这层古希腊文,这两种文字写作相隔的时间大约是200年,也就是在公元900多年的时候,有一个修道士的文员把阿基米德的原文抄在了这羊皮卷上。但你想,这个文员在抄写的时候,他一定知道他抄写的这个东西是在他之前1300年写下的东西。所以,估计他抄的时候也会非常激动。
可是,之后这本书就再也没人动过了,直到200年之后,也许又有某一个主教,又有某一个僧人要写祈祷文的时候,找不到空白的笔记本了,翻来翻去,就发现这个羊皮卷已经多年没人动过了,所以就一页一页地把之前写上去的文字给洗掉了,然后又在上面写下了祈祷文。这就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检测后推测出来的结果。
但是,买家还不甘心,2005年的时候,他又把这份羊皮卷送到了斯坦福同步辐射实验室,在那儿利用高能的 x 射线对墨水的边界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识别。多亏那会儿的墨水都是含铁的,这个高能的 x 射线对铁元素分辨得非常清晰。
这种设备最早是用在医学检查上,对一些身体部位检测的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所以它用来探测这本书的笔记是非常合适的。
从前这本羊皮卷靠边缘的部分,文字基本上都被烧黑了,烧黑的颜色跟墨水的黑色是一样的,肉眼根本无法区别哪些是笔记,但是同步辐射实验室的 x 射线是可以的,所以即便烧黑了,即便那些发霉变色的地方,肉眼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在这儿就几乎可以把原书所有的文字都还原出来了。
阿基米德与微积分
等把文字全都还原出来,再给研究数学史的人一看,当时就惊呆了,因为这本书抄录的阿基米德的著作内容,是从没有出现在任何存世的阿基米德的著作当中的,几乎全都是新的内容。
而且书里还出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用了20多页纸解决的,它就是用无穷多个小圆相加的方法来求出球的体积,而且最终得出球的体积的公式还是对的。
你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呀,这我早就会背了。
你会背是因为老师直接告诉你公式的,直接推导出这个公式,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而阿基米德当时利用了这种方法,放在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做出的结果。
理工科的同学肯定知道,已经涉及到无穷级数求和了,也就说明阿基米德已经在利用微积分这个工具了,而且能把这个工具这么运用,其实阿基米德对微积分工具的理解,很可能跟牛顿,跟莱布尼茨对微积分这个工具的理解是差不多深的。
当然,咱们还得补充,在一六七几年,一六八几年,牛顿和莱布尼茨已经掌握怎么使用微积分这个工具的时候,他们对微积分理论上的把握是不足的,这有点像已经会用这个工具了,但是这个工具为什么我们能这么用,这么用完了之后还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你怎么来保证它,对这一点,牛顿跟莱布尼茨那个年代还是很薄弱的。
可能你觉得这挺奇怪的,怎么说这个人都会用了,还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其实很多例子都是这样的。
比如,牛顿发明微积分的那个年代,南美洲的土著人会把金鸡纳树皮烤干了之后磨成粉给吃掉,就能治疟疾。这种治疗疟疾的方法已经使用了300年了,可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金鸡纳树皮是怎么起效的,它是怎么杀灭疟原虫的。直到300年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金鸡纳树皮是干扰了疟原虫的核酸的合成。
所以牛顿当时已经发明了微积分这个工具,而且还会用它。但是,理论上可用和不可用,还是没有理论基础的,这个理论基础后来也造成了一次数学界长达130年左右的争论。
有人就觉得,你连“无穷”,你连“极限”,你们连“连续”这些东西都没有定义清楚,所以你用的微积分这种工具虽然说已经可以预测海王星,预测天王星的轨道了,虽然还能预测像弹道这些东西,跟实际的情况也比较相符。可是因为理论基础是有问题的,所以很有可能这个工具在用到其他方面的时候,就会导致错误产生,这是反方面的意见。
正方的意见是,既然这个工具现在已经看出苗头来了,非常有前景,非常准确,那我们就要竭力地给它找到理论证据。我们从数学概念上把什么是无穷,什么是连续,什么是函数的极限,把这些都定义清楚。
后世的人就把这次发生在微积分基础概念上的质疑跟解决,叫做第二次数学危机。
最终完成这个主要工作的,是一系列的法国数学家,咱们在上次课也提过,比如像达朗贝尔、拉格朗日、拉格拉斯、傅里叶、狄里克莱、柯西,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这个太复杂了,就算是工科的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涉及到。
我上一季的栏目,在5月26号讲的是《认知升级与道德标准的改变》,在那次我就把截止到柯西的时候,数学家是怎么定义“连续”的,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详细地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咱们今天就不详细说了。
点击阅读参考材料:《认知升级与道德标准的改变》
但是,即便到了柯西这儿,关于“极限”跟“连续”的定义仍然有不严密的地方。后来,数学又继续发展了,又过了70年,又出现了一种更加极致的数学思考,又导致了第三次的数学危机,这个咱们之后会讲到。
人类错失的1800年
咱们回到这个羊皮卷上,我估计2005年这个结果公布之后,当时拍卖的这个主人一定非常非常后悔,因为这本羊皮卷上的不可辨识的文字,当把它认出来之后,竟然大幅提前了人类对微积分的认识的时间。
在二零零几年之前,我们一致认为到了一六几几年,人类文明才开始进化出了微积分这种数学工具。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节点要往前推1800年了。
如果你认真听了之前的课,你会知道数学是科学的灵魂,而科学又是技术的源头,技术又是生产力增加、生活条件提升的必要条件 ,所以一旦一个文明的数学水平达到了牛顿时代那种档次,凡是拥有这种思想水平的人数只要足够多了,然后这些人再分得散一些,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也就是300到400年的时间,就可以从所有的文字都抄在羊皮卷上,发展到用 DNA 记录信息的地步。
所以,我们现在再回头来看,公元前200多年的古希腊,阿基米德已经把文明的最高程度推进到出现微积分这一步了,其实已经非常接近爆发点了。
如果真的当时那个社会条件具备了,有那么多的人,或者说阿基米德没有被那个文盲士兵杀死的话,人类文明很有机会在1800年前就达到现在文明的高度。
我们再换一种说法,就是在三顾茅庐,或者是官渡之战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可以做到基因编辑,或者考虑移民火星的事了,如果真是那样,在经历1800年之后,到了今天,那说不定我们已经可以宇宙漫游了。当然,这些虽然都是略带科幻式的想象,但这种想象的依据比科幻小说要可靠得多。
看看 看看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羊皮卷里的微积分 哦 支持 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看怎么个事 科学 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