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搜索
成长手册
查看: 663|回复: 1

[其他] 过多发短信让人变肤浅?

[复制链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13-04-15 1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一个人每天发短信是否频繁,能否对这个人的价值观略知一二?英国《每日邮报》13日援引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报道称,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会让人变得肤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在对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2300名心理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数据调查后,该校的研究小组发现,相比较少发短信者,发短信更为频繁的受调者不那么看重道德、审美和精神目标,而是更看重财富和自我形象。
  多发短信者更看重财富

  调查指出,相比那些每天发50次短信以下的学生,每天发短信超过100次的学生强烈觉得过合乎道德的、有原则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性要小30%。

  此外,不停发短信的人在种族歧视方面的表现也更为突出。结果显示,发短信最多的人,对少数族裔群体的评价最为负面。

  调查还发现,现在每日过多发短信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最极端的情况是,有30%的受调者每天发短信超过200次,12%的受调者每天发短信甚至超过300次。

  担忧社交媒体致人脑退化

  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的这一研究小组之所以花费三年时间进行如上调查,是为了解开这样一个疑问,即经常使用“推特”或者短信进行交流,会否让人们的想法更为快速、肤浅?

  这一疑问因美国科技和商业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而起。卡尔在其2010年出版的书籍《肤浅:网络对我们大脑所做的事情》中提到过“肤浅假说”,卡尔认为,短信以及“推特”让表达有了新的渠道,这些极端简易的社交媒体“鼓励”的是快速并相对肤浅的想法,而每日频繁接触这些社交媒体,容易造成认知和道德上的浅薄。卡尔担心,互联网会导致人类大脑在数千年进化史中首次发生退化。

  “我们的研究显示,与发短信紧密相连的一些价值观念或者特点与卡尔的推想惊人的一致,即新信息和社交媒体技术能将深思熟虑的想法扼杀于摇篮。”进行发短信与个性研究的温尼伯格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保尔·特拉普内尔如此表示。

  为何频繁发短信容易让人变得更为肤浅,更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并且更爱钱?对此,特拉普内尔说:“我们尚不知道这些联系的确切原因,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13-04-15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贵论坛 fglt_net ( 粤ICP备17142973号-2 )

GMT+8, 2025-9-4 23:47 , Processed in 0.06503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