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千 发表于 2023-06-24 08:26:49

商业案例之腾讯------掌门人的“产品观”(下)

篇我们讲了马化腾认为产品经理常犯的七个错误里面的前三个。接下来讲剩下的四个。

错误四:对产品的核心能力关注不够

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宗旨就是能帮助到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比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等。

但是很多产品经理对核心能力的关注不够,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关注,而是没有关注到位。

核心能力不仅仅是功能,也包括性能。

对于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特别是做后台出来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到对核心能力的关注,肯定会渴望将速度、后台做到极限。但是问题往往是产品没做好。

比如我们做网页速度优化,优化之后速度提高很多。真不知道之前都做什么去了,让用户忍受了这么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我们的资源。如果不抓,就没人理,很说不过去。所以我们要在性能方面放入更多精力。

谈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术突破点。比如做QQ影音,我们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东西,否则总是排在第二、第三。虽然也有机会,但缺乏第一次出来时的惊喜,会失去用户的认同感。这时候,你第一要关注的就是产品的硬指标。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外界会将它与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播放能力、占用的内存等等。

而且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要多想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让人家做不到,或通过一年半载才能追上。

QQ影音当时在硬指标上其实也有很多选择,比如网络播放、交流、分享,有很多思路,但最后都砍掉了,我们就是要做播放器,因为这是用户的需求。只有硬指标满足了,用户说,我这个破机器,只有QQ影音能放,就这一句话:口碑就出来了,用户知道你的东西行。

很多用户评论QQ时说用QQ唯一的理由是传文件快,有群。那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将这样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如离线传文件,以邮件方式体现就是一个中转站,即使是超大的文件也不困难,关键是要去做。虽然真正使用的用户并不一定多,但用户会说,我要传大文件,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传的地方,万般无奈之下用了QQ邮箱,居然行了,于是我们的口碑就来了。

错误五:把添加当成提高

做交互设计的时候要求我们细致,视觉简洁清爽。 产品经理要想象自己是个挑剔的用户,想象自己是个笨用户,复杂的看不懂。

产品人员的精力有限,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规范到要让用户使用得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等。

拿QQ邮箱举例,邮箱的一个按钮“返回”放在什么位置,放右边还是左边,大家都会多琢磨,并上线尝试。

再比如输入邮箱密码出错,输入框内的内容选择上,不用用户清除错误的密码就可以直接重新输。

还有对同个用户发信,在此用户有多个邮箱的情况下会默认选最近用的一个账号。

这些需求都小,但你想清楚,用户就会说好,虽然用户未必说得出好在哪儿。这些都是对用户体验的优化。

产品的使用要符合用户的习惯,如写邮件的时候拷贝东西,更多人习惯用键盘来操作,虽然有些技术难度,但也可以解决,要考虑用户对鼠标反馈的灵敏性,便捷性。

在设计上应该坚持几点:

第一,不强迫用户,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
第二,操作便利。如QQ音乐的快捷播放,从圆形到方形,最后因为影响性能而放弃;
第三,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在UI界面上不用太重也能做得很好,图案和简洁并不一定是矛盾的;
第四,重点要突出,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龄化。

问题六:认为内部竞争是浪费资源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也会有一个困惑:自己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

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

比如说wei/信,当时新浪微博起来之后,开始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那时候我们听说,谁谁学校里有一个微博做班级之间的通信,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危机。它开始往下撒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要做微博。

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你只有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wei/信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纯手机的移动通信。当时QQ的包袱很重,要解决PC的问题,也要解决手机终端的问题,内部几个团队都在开发,谁最先解决问题谁就胜出。

那个时候在腾讯内部,先后有三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原来集团有几个不同的平台在做移动端产品,有QQ,还有我们的无线部门,当时是分开的。另外一个就是我们QQ邮箱的团队。

我们很早接触手机邮件,用黑莓手机,最初只给高管配。后来我们想,能不能在QQ邮箱开发一个软件,让每个员工都能很方便地使用手机邮件。于是就有了一个小分队研发手机邮箱。幸好有这个布局,最后wei/信出来了,就是这个团队做的,最先把手机端的邮件客户端改成wei/信。最后用户都很喜欢。

为什么自己打自己?因为往往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会让公司不丢失一些大的战略机会。如果你不做,竞争对手或者业界总有人做出来。

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即使最后有的团队在竞争中失败,但它依然是激发成功者灵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为“内部试错”。并非所有的系统冗余都是浪费,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现实性。

错误七:把产品发布当成成功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有些人心里很清楚创新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失败,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经常没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

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是从不完美开始的。 同时,千万不要以为,先进入市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相信, 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 你的对手会很快醒过来,很快赶上来。他们甚至会比你做得更好,你的安全边界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突破。

我的建议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感觉了。

所以,首先就是要为了实现单点突破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

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互联网生态瞬息万变,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上主动变化能力更重要。管理者、产品技术人员而不仅仅是市场人员,如果能够更早地预见问题、主动变化,就不会在市场中陷入被动。

怎么去发现问题?就是大量用,不断地用,尽量找沟通的场景,慢慢地找到感觉。

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开发者。 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创新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对产品的不断打磨。我会花大量时间使用我们的产品,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把握产品走向和用户体验,找出不足,迭代完善。

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但用最笨的方法往往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产品体验和用户需求因时而变,真正的产品经理应该努力发掘用户深层次且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迭代改进,如此才能实现更好的产品体验。


一夕 发表于 2023-06-24 08:27:31

看看         

白雪 发表于 2023-06-24 08:27:39

掌门

梦想天堂 发表于 2023-06-24 08:28:03

商业案例……………

轻描丶幸福旋律 发表于 2023-06-24 08:29:23

富贵风雨二十一载,感恩一路有你!

依然仙爷 发表于 2023-06-24 08:30:43

                  看               

人山 发表于 2023-06-24 08:35:44

进来看看                        

小笑 发表于 2023-06-24 08:35:49

商业案例之腾讯------掌门人的“产品观”(下)
https://www.fglt.net/thread-6919754-1-1.html
(出处: 富贵论坛 fglt_net)

空河 发表于 2023-06-24 08:39:19

来了                  

dbdd 发表于 2023-06-24 08:41:25

进来看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业案例之腾讯------掌门人的“产品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