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搜索
成长手册
查看: 366|回复: 0

[生活百科] 请问你是否思考过你现在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玩微博这几年性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复制链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17-12-19 0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三个问题,并且关联性不强,所以我只能回答你第一个提问。​
​
首先,我当然有思考过我现在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从我选择的大学专业(哲学)来看,就应该能看出我是一个爱琢磨爱思考的人。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有个“性格塑造期”​,男生中大概是13~18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候所看的书,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人和生活的环境会对他将后的性格影响非常的大。(我指的当然是普遍城市中生活的人群)
​那个时间的我,我是在英国一所寄宿学校上学。我经常喜欢说,我是我爸创业的牺牲品,当然这是句玩笑,但是我是从两岁就上寄宿学校的人啊,这意味着和父母见面的时间只有放假那点时间,而就算放假时候我爸也是很忙的,所以交流、陪伴的时间也并不长。我觉得这一部分导致了我亲情不够多。西方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我在很多事情上,拥有自己根据证据和逻辑判断出的自己的想法,并且不容易动摇。
很多人觉得我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直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实这个在西方并不能算是什么特点,只是和中国的传统和教育(儒家思想)存在分歧,而我又因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扩大了这个特点,所以才会显得如此特殊吧。在我受的教育中,拥有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受鼓励的。在不通思想的碰撞中才能产出更优秀的论点。
​但是在短暂和父亲交流的时间中,他基本上都是在重复一些做人的道理,世界观和价值观。所有的教导,基本可以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做人要善良。 所以我觉得我内心还是挺善良的,我也很乐意去帮助别人。我父亲还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嘴边,那就是男人不能光有钱,成功是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被人尊敬。由于他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我的内心也是非常要强的,做东西也要做到第一,受人尊敬才可以。
我从小也非常喜欢看书,在英国留学的时间中由于学习压力不大,留给自己看书的时间非常多。哲学书,小说,什么都看,而且中学老师也经常会推荐一些很有意思的小说,所以看的范围非常广。由于哲学,对尼采、叔本华十分欣赏,过早的看了些他们的东西,导致对感情方面或许有点大男子主义
总的来说,性格的养成无外乎一些天生的东西和成长中的经历;我也推荐大家解剖自我,更直面的去面对自己性格上的点点滴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贵论坛 fglt_net ( 粤ICP备17142973号-2 )

GMT+8, 2025-10-14 08:33 , Processed in 0.0564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