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搜索
成长手册
查看: 295|回复: 0

[转载美文] 浙大女教授研究钱币与人性关系:又赃又破的钱会引发自私贪婪

[复制链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18-03-21 0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之际,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正迎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此前,学校召开了文科发展咨询专家小组会议,并决定于4月召开浙江大学文科大会。浙江大学wei/信公众号特推出文科系列报道,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管理学院的周欣悦教授。

去年,一位在农贸市场研究脏钱的美女教授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她发现,人们总是习惯在买菜时先把脏的、旧的钱用掉,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购买的商品缺斤少两。

她是周欣悦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主任。她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这意想不到的研究让人惊叹“原来花钱也要看脸”!但更让你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风采靓丽的女教授确是真正的“爱钱如命”,她让自己“掉进钱眼儿里”,从而揭示出人与金钱的深层关系,发现了藏在人心中的许多秘密。

钱是藏在口袋里的兄弟?

最近,周欣悦在忙着一项研究——对金钱“形象”的合理改造会成为社会公益的催化剂。

这项研究源于中国的传统语汇——“孔方兄”。“孔方兄”一词来自西晋鲁褒《钱神论》,所谓“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在周欣悦看来,这个带有“人化”色彩的语汇,不仅诉说着人们对于“钱”的内在情感,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

那么,“孔方兄”究竟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原来,随着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一大批以拟人化的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正悄然兴起。周欣悦认为,人格化的金钱能以其生动形象产生积极效益,从而很大程度上抵消人们的自私情绪,提高人们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相比于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的说教性宣传,这类广告更能触动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善,为献爱心而积极行动。

在周欣悦看来,人与钱的关系总是处在一种微妙而矛盾的状态中,她通过对钱背后的人的心理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贵论坛 fglt_net ( 粤ICP备17142973号-2 )

GMT+8, 2025-10-14 08:34 , Processed in 0.0765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