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啊。”
有朋友说,北漂三年,在钢筋水泥混凝土搭建的牢笼中,自己活成了低欲望人群。
所有离不开的地方,都成了监牢。
同样,“27岁,我没有存款”的微博热门话题,也往年轻人心上补了一刀。
有人在网上这么形容自己如今的生活:比起佛系,更像丧尸。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对生活毫无欲望,人生漫无目的。
他们的欲望,正和发际线一起高速后退。
这群人,被统一称为丧尸系青年。
工作生活,如同行尸走肉,拥挤在人群中,麻木度过每一天;对异性也兴趣渐减,不想结婚生子,觉得一个人也挺好。
以前常有人形容自己“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多连片刻的斗志都提不起来了。
1
丧尸系青年
和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是丧尸系青年的标志。
一则短片中,展示了一段都市白领上下班的疲惫状态,片中的白领青年全程睡眼朦胧,躺着工作和生活。
有些夸张,可如今不少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大抵如此。
低欲望的25岁,不少人有这样的特质:
承认自己没有梦想,是个凡人;
有喜欢的人,却不再心动;
喜欢独处,相较于两个人一起生活更想做单身狗……
生活没有欲望,就会过得很敷衍。
比我们更早进入低欲望社会的邻国日本,关于此的讨论也一直没停过。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欲望社会》里指出,所谓低欲望社会,就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新世代不愿再背负风险和债务,丧失物欲、成功欲、结婚欲、生子欲、甚至是性欲,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买车、远离喝酒、甚至是远离恋爱。
“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年轻人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对于车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
生活在高福利社会的日本青年,看似很幸福,其实已被钉死的生活和无法挣扎的人生,打磨掉了所有锋芒和欲望。
日本市场调研公司2017年底,针对日本年满20岁的新成人群体,发起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4%的新成人表示没有梦想,只有32%的人认为日本的未来是光明的。
日本地铁上,哭着吃简餐的年轻人
谈起结婚生孩子,更是奢望。日本关于生育率的一份报告里提到,36%的日本女性,认为育儿费用是一种负担;29%的女性,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
2017年,日本新生儿94万人,全国人口自然减少40万,创自1899年有数据统计的新低。
不愿意背负巨额房贷,没钱结婚,面临巨大养老压力,不敢享受生活的年轻人,丧失了物欲和消费信心,只能在游戏和影视中找到些许慰藉。
于是这一代日本年轻人,理所当然成了其他人口中的“平成废宅”。
在中国,类似问题正在发生,且愈演愈烈。
在讨论“丧尸系青年”的评论区,许多网友这样写到:
“这就是我的人生。”
“复制过来就是我”……
横空出世的“丧尸系青年”一词,戳中了无数人的无奈。
现实的巨大压力下,一部分中国的年轻人正变得更胆怯:不爱、不婚、不生、不买房、不消费。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