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捧红了9岁的小学生林妙可。爆红之后,今年14岁的林妙可是中国最忙的孩子,就连劳动节假期都要在录音棚度过。5月1日她录完新歌已经深夜,假期里还不忘练习外语和钢琴。 被鼓励适应娱乐圈生存规则:主动结识名人
2008年秋季新学期的一天,林妙可没有出现在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的课堂上,她请假了,在横店赶拍电视剧《北方有佳人》。但是,主演陈小艺似乎对这个小姑娘“颇有微词”,她曾公开称林妙可“说话太嗲,我让她以后别这么说话。” 2010年,林妙可首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结果却没有获得好评,因为没有及时把手上的麦克风交给身后的老艺术家。她从头唱到尾,事后被指“麦霸”,“小小年纪心机重”。刘喆平对此的解释是:导演告诉孩子这么做的。 “我们觉得一点都没错,怎么最后都是我们错了呢?”刘喆平到现在仍是不解。 林妙可还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刘喆平将女儿所有的演出事宜和广告交给了两个经纪人。 演艺界的浸淫让林妙可越发成熟,这与家人的努力不无关系。林妙可被鼓励并指导适应娱乐圈的生存规则。她主动结识名人,有自己的经纪人,讲场面话,还能支配演艺收入。 父亲林晖在采访演艺圈中人时,尽量带着林妙可,用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女儿。 与刘晓庆合拍电影《37》时,林晖告诉女儿,“刘晓庆是中国最大的美女,演技非常非常好,爸爸可是她的粉丝。”很快,她与刘晓庆成为了好朋友。 作家余秋雨出席《37》试映时,家人告诉她,余秋雨很了不起,并鼓励她前去聊天,林妙可很兴奋地走过去索要签名及合影。 曝光率的扩大的同时,接连的演出让林妙可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钱。刘喆平有时会把演出的报酬直接交给女儿。林妙可的学费、声乐费、钢琴课等的费用一直都是自己交的。2010年春节,林妙可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孝敬姥爷。 丰富的舞台经验也赋予了林妙可老练的风格,遇到记者刁难,林妙可会淡然反问:“你觉得呢?”2010年专访过林妙可的一位记者回忆,“她有一种超龄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