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毕业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个厂里上班,那边有做月饼,月饼其实都是一些食品工厂代工的,和月饼厂本身没有任何关联,厂里主要是负责包装,分2组人,一组是拉货和帮忙的,一个组长,还有个会计类的,专门核对到货的数量,月饼一到就开始清点,清点好了以后就直接安排人去把盒子折叠好,统一把到货的月饼装到盒子里面,盒子包装做的还是比较好看的,但是月饼的价格,批量的非常便宜,就是卖包装的样子,其实厂里设备啊各类东西,都是比较偏的一些厂,工人一般都是临时工,没有想象的那么号,都是外包的。 今年的中秋节将至,为了庆祝这个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相当多的互联网大厂会给员工发放月饼。这些月饼说不上多好吃,但无论是包装、玩法和创意,一定充满各家公司的鲜明特征。每到这时,腾讯、阿里、字节等公司的员工,都会自发地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开展一场 “互联网大厂月饼大赛”。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互联网大厂给员工发放实物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中秋节发放的月饼,成了少有的可以直接体现公司创意的东西。一盒小小的月饼,背后是一个企业实力和文化的展现。 为了增强月饼礼盒的丰富度,大厂还喜欢在礼盒里附带一些 “更值钱” 的东西。公司吉祥物的手办、各式材料的环保袋已经算不上新奇,还有一些更具特色的产品待员工拆箱发现。比如去年陌陌在礼盒中附送了洗手机,好未来在礼盒里附带了蓝牙耳机和盘子,酷狗给礼盒配了一个魔方,B 站则是送了一个火箭模型。 一个普通的月饼,就是经过这一系列设计和包装后,成了年年被强烈关注的主角。 虽然大厂发的月饼普遍不贵,一盒最贵也不超过三百元,但大厂员工们普遍对发月饼这件事很看重。 阿里巴巴的何羽明确表示,尽管他不爱吃月饼,但也不想要公司发两三百块钱,“发钱就很没有创意,也不能晒图。” 他今年选择直接把月饼寄给父母,让这盒月饼代表公司慰问爸妈。 总的说,大公司对月饼要求不高,对创意这一块要求高,小公司不要求这些,成本进过来就70-80左右,大公司在创意设计上是花了心思的,融合公司的元素,估计要150左右的成本价,总的来说大公司的月饼还是比较用心的,毕竟人家大企业要去对比,我说的大公司就比如说某讯,某音,某米,小公司就不说了,月饼不行的,我都拿不出手送人,在这里我说的是有量的情况,你就买个几盒肯定贵的,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与大家说的月饼来自不同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