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搜索
成长手册
查看: 77|回复: 25

科学思维----人类祖先经历过的极端气候(上)

[复制链接]
富贵成长手册

已抛锚 成长值: 19050

数字藏品   总持有: 6

  • No.262
  • No.163
  • No.151
  • No.147
  • No.131
  • No.103
查看更多藏品>>>
发表于 2024-05-21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之所以明显地感觉自己与其他生物不那么一样,也和人作为一个物种来说,在分类上太孤单有关系。按界、门、纲、目、科、属、种来分的话,人科没有亚科,而且下面就1个属,那就是人属,人属下面就1个种,人种。简单地对比一下,像猫科,活着的,下面有3个亚科,15个属,37个种。

不过咱们人科不是自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孤单的,因为至少在距离现在1.2万年前,人科里还有3个物种,他们都是什么呢?就是刚刚跨过了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克劳维斯人,还有生活在云南的马鹿洞人,以及生活在印尼的佛罗勒斯人。但是他们都在一次极端的气候中灭绝了。可能有人还听说过名气更大的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但是他们都没有赶上这次灾难,在这次极端天气出现之前的1、2万年前就都已经灭绝掉了。他们曾经也是人科下面的另外2个种。

关于人科的其他物种,我放在其他的课里讲,这节课咱们重点说说这次极端的气候。

我在《地球曾经全部被冰雪覆盖》这节课里说到了最近一次小冰期,是属于第4纪冰期的第7个小冰期,它是从1.8万年前开始的,到达顶峰的时候,北半球1/5的面积全都冻住了,这之后慢慢地过了大约3000年的时间,在距今1.5万年前逐渐又暖和起来了,南极、北极的冰盖跟现在又差不多了。

可是好景不长,只暖和了2200年,在距今12800年的时候,突然又冷起来了,这次变冷的速度堪比我们上节课说的地中海恢复原貌的速度,只用了10年的时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8摄氏度,甚至比1.8万年前,就第7次小冰期最冷的时候还要冷,全球又冻住了。这次极端的气候维持了1300年的时间。地质学家们管这段时期叫做“新仙女木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身亡的,甚至都不能叫身亡了,可以叫做灭绝,主要就是美洲绝大部分体型比较大的动物,比如像猛犸象、剑齿虎、大树懒、洞狮、巨型袋鼠、巨型河狸、短面熊、骆驼、马。

所以公平地说,如果把美洲大型动物的灭绝都怪在人类身上还是有点冤枉的,因为事后证实绝大部分是天气造成的。在那次大灾难之后,美洲只有一种大型的哺乳类动物幸存了,就是美洲野牛。而这个美洲野牛后来濒临灭绝才可以把罪过归到人类的身上。

从新仙女木事件影响的范围看,北美洲受到了最主要的影响。其实新仙女木事件是一场全球气温的降低,所以在这个主要影响区之外的,连之前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大熊猫都给冻死了,像大熊猫的骨骼化石曾经在北京的房山区都发现过,但是之后大熊猫就只生活在中国四川那部分了。

新仙女木事件是怎么发现的呢?

那还是全球科学家在考古的时候,他们就高度一致地在温带,甚至在热带的地区,在那些古老的沉积物里发现了仙女木的花粉。仙女木这种植物现在还有,但是它只出现在很冷的地方,比如到了南极、北极的夏天的时候,它们就会在刚刚融化的初雪的旁边开出小白花来,非常好看。


它是不可能生长在湿热的地方的,所以现在全球的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在温带比较热的地方都发现了它从前的花粉,而且还是在全球范围很广泛的地区都发现了,那就说明地球曾经有过很广泛的寒冷的天气,都冻到了赤道附近了。

地球曾经寒冷,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地质学家们知道地球曾经一度被冻成一个雪球。可是这次不同,因为从花粉的放射性年代的测定发现,这次寒冷发生的年代非常近,只有1万年出头的样子,这就很值得深入研究了。

研究的下一步推进大约是在1954年左右,那是另外一些关注气候变化的欧洲科学家,就认为冻得死死的冰层里应该保留了大量可靠的气候变化的证据,而这些证据远比树的年轮要可靠得多。因为年轮不可能记录太久远的过去,而且在南方甚至都没有明显的年轮。而且从年轮再导到温度,这又是一个间接证据了。从前要想分析古代的气候,还可以从河里的淤泥里找些花粉的分层来推断那会儿气候的变化,其实也存在这两种不利因素。

但冰层一旦形成,这个结构是非常稳定的,冻得死死的,冰层是随着时间顺序,最下面的就是最原始的冰,冰块里的小气泡就有那个时代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如果再配合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年法,就能把那个年代对应的温度数据重新挖掘出来。这个念头从产生到第一次动手用了12年,在上世纪70年代,分别在格陵兰和南极挖了几个冰芯,可是深度只有300多米,最深的也就400米。但仅仅就这么浅浅地一挖,一看这个冰芯每年变化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就发现这分辨率实在是太高了,都可以精确到季度。

所以自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各国只要有钱就都去南极,去格陵兰挖一挖。现在针对古代气候研究最好、最大的样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冰盖,南极和格陵兰。


分辨率高有什么好处呢?

比如说同位素测年法,测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这样的,比如鉴定结果是2.3万年前,正负15年,这个误差就比较大了,这还是比不上连季节都能看出来的冰芯。对这些数据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就是现在研究温室气体变化的。

下面这张图就截取了最近1000年以来世界上5个分得很开的地点,从这5个地点采集到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那各位可以看看,也可以顺便反省一下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就是生命史是偶然铸就的。

在距今1.8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了,大部分生物都是要倒霉的。可是有一部分人是受益的,就是那批先走到美洲的克劳维斯人。他们为什么能到达美洲呢?像哥伦布去美洲,那需要大航海,需要船。可是当年克劳维斯人不用,因为现在的亚洲与美洲之间的分界叫白令海峡,但是在冰河时代,那里是没有水的,那会儿的海平面低,所以那里那会儿应该叫做大陆桥,直接走着就可以过去了。

美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克劳维斯人作为第一批抵达者,还有更偶然的事情发生,就是他们刚刚通过了白令海峡,刚走过去几百年,白令海峡就因为全球变暖,重新被海水淹没了,这中间就隔着几十公里的汪洋。所以亚洲再有人想过来都不容易了,就等于说占世界陆地一半面积的美洲就归克劳维斯人享用了。

克劳维斯人咱们开头说过,他不是人科人种人属的,他跟我们的关系就好像猫科中的狮子和老虎一样,甚至有可能是狮子和豹子一样的关系,就没法产生后代。如果大陆就这样被白令海峡分开了,克劳维斯人在一个独立的,占有这个世界一半资源的地方发展下去,大概率地说,经过1万年,也会出现高智能的文明。

因为从考古发掘中看到他们制作的工具已经很精良了,武器中的枪头都是双面打磨、双面加工的。美洲大陆这种人种和除美洲之外的这些人种各自发展几千年,那之后谁输谁赢真是说不准。

但是一个偶然事件,就是新仙女木事件的出现,让之前积累的所有的运气都化为灰烬了,这个就是从千年为跨度的视角去看的,它从一个具体的物种,一次灾难,我们可以理解生命史是偶然造就的。

那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更久呢?比如地球的生命史接近40亿年的时间里,它也是偶然事件决定物种的存、留。

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存可以分成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段,一个时段是平安无事的阶段,一个时段是大灭绝的阶段。平安无事的阶段占比时长90%以上,在这些时段里,只要那些生物存在,就会以一个非常稳定的趋势,就是新物种诞生的速度略微高于已有物种灭绝的速度,就这样维持下去,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大概几百万年灭绝一种生物。

可是历史上一共发生过5次大灭绝,每次都更新了80%以上的物种,甚至90%以上,可是这种灾祸又没法预测。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来好好学习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哦,厉害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顶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来好好学习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数字藏品   总持有: 1

  • No.344
查看更多藏品>>>
发表于 2024-05-21 1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1                支持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0: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看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是的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富贵成长手册
发表于 2024-05-21 11: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3 点贡献

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贵论坛 fglt_net ( 粤ICP备17142973号-2 )

GMT+8, 2025-8-23 16:14 , Processed in 0.160722 second(s), 9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